本学期第9周,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对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归档和评阅情况进行了检查。抽查的课程范围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所有课程。本次检查共抽取课程92门,涉及任课教师92名,试卷2505份。现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本次试卷检查分11个组同时进行,第一组检查了贾思勰农学院,第二组检查了计算机软件学院,第三组检查了艺术与传媒学院,第四组检查了建筑工程学院,第五组检查了经济管理学院,第六组检查了机械工程学院,第七组检查了汽车工程学院,第八组检查了工商管理学院,第九组检查了外语与旅游学院,第十组检查了化工与环境学院,第十一组检查了教师教育学院,共92门课程的试卷。检查主要涉及命题质量、阅卷质量及规范、平时成绩记录以及试卷装订等四个方面的情况,涉及命题方式、AB卷重复率、优秀率和及格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分数计算错误、是否存在卷首题首分不一致、装订是否规范、存档是否规范等方面。
一、基本情况
从整体上看,本科合格评估期间整改和规范要求得到很好贯彻,也随着我校考试管理工作的日益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各教学单位也都在考试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在健全考试制度及考试文件、完善阅卷环节与过程、规范成绩记录及试卷归档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检查发现,多数教师命题符合要求,试卷批阅认真规范,能够积极配合试卷检查工作;教务秘书准备充分,试卷装订整齐,存档规范;分管教学院长对考试工作高度重视,针对命题、考试及阅卷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能够根据要求,狠抓落实,监管得力,基本实现了“考前有要求,考中有监管,考后有落实”。检查组一致反映,无论命题质量、阅卷质量、试卷装订及存档等方面,本次试卷检查的结果进步明显。但由于缺乏对学校考试工作相关制度与文件的学习与理解,或对考试管理工作的部分过程及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希望各教学单位及教师能够提高认识,将命题质量、阅卷质量、平时评价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尽快进行整改。
二、整改建议
1.命题质量
《潍坊科技学院命题、阅卷、试卷封装规范》对于试卷命题和阅卷等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各门考试课程或考查课程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专业课按同一水平出两套试卷(A、B卷),公共课(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政治课)要出A、B、C三套(期中考试可出A、B两套),严格控制重复率,各套试题之间重复内容的分值不得超过5%。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体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能使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公共课和三人及三人以上教师共同任课的课程,要求集体命题。三人以下教师任课的课程,应由院系分管教学主任委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命题,有条件的应委托在该学期未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命题。只有一位教师任课的课程,由任课教师本人命题的,院系分管教学主任应加强对试卷的审查。检查组在检查中发现有些课程及格率过高,一种原因有可能是试题难度不够造成的,另一种原因则可能是由于平时成绩过高,造成学生最终成绩按比例合成后仍然偏高,这种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2.阅卷质量
对于试卷评阅及归档有明确的要求,当两名以上教师承担同一门课程阅卷时,应密封学生姓名、学号,集体阅卷、流水作业,最后合成分数。用红色钢笔或圆珠笔评阅试卷。严格按照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进行评阅。在题首处记得分,答错或未答记零分。小题分、题首分、卷首分均应清楚、无误。改动分数时,评卷教师必须在改动处签全名。应注意加强复核,防止出现失误。建议阅卷教师严格遵守上述要求,凡要求签名处必须签名,如需进行分数改动,应划掉原分数,在旁边重新书写分数,尽量不要对原分数进行涂改,避免字迹难以辨认。建议增加阅卷后的核分环节,对分数进行二次核对,以确保考生分数的正确性。
3.平时成绩记录
对于总成绩中含有平时成绩的课程,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及所占比例应在《考试大纲》中注明,在开课时向学生公布;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平时成绩记录单应统一使用教务处统一下发的教学日历,任课教师应提供学生平时成绩的详细记录(各次作业成绩、期中成绩、讨论、小论文、小测验、出勤等),应较为准确的反映每个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不应只根据几次考勤情况甚至是毫无根据地确定平时成绩,尤其应避免将平时成绩作为“加分”手段的情况出现。
4.试卷装订
每学期关于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中,对于试卷装订均给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各学院及教学单位督促任课教师严格按照装订顺序要求将课程试卷统一装订成册。
5.其他方面
(1)应继续强化考试及试卷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本次检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单位及课程,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整改。
(2)鼓励各学院推行教考分离,积极鼓励教材相同、教学大纲一致的公共课、公共基础课进行试题库(试卷库)建设,以减少人为评价的干扰因素,使考试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试卷检查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 , 是提高命题质量和阅卷质量的重要措施,对端正教风,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各教学单位及任课教师应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针对检查出的带有普遍性及突出性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加以完善,不断总结经验,使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附件
:各检查组抽查问题汇总表(请各单位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