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
关于开展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全山东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经研究决定举行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激发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竞赛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广泛参与和择优选拔,坚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能力,坚持评选程序严谨、规范。
三、竞赛学科和参赛对象
(一)竞赛学科。原则上按本科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进行,若专科任课教师中有十分突出的优秀教师也可报名参赛。
(二)参赛对象。校内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年龄在38岁以下(1980 年8 月31 日后出生)的专任教师均可报名参加。
(三)名额分配。根据各院系部专任教师比例确定参加竞赛名额。(见附件1)
四、竞赛流程
(一)初赛。由各二级学院组织本单位内青年教师教学选拔赛,确定参加校级竞赛的选手,于12月12日上午10点前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选手推荐表》(附件2)纸质版及教学目录和教学设计(20个)报送至教务处226室。
(二)全校复赛。12 月19日至21日,在建筑工程学院多媒体219教室进行决赛。(具体比赛及流程见附件3)。
(三)表彰奖励。本次竞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25%、50%、25%。竞赛结果由教务处行文公布,对获奖选手和二级学院进行表彰,颁发证书,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将授予“教坛新秀”荣誉称号。排名前八名的教师将代表学校参加山东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校级教学竞赛组织委员会。
主 任:李昌武
副主任:李广伟
成 员:潘 鲲 马爱胜 吕 霞 桂华德 朱翠萍 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
教学竞赛组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桂华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成立教学竞赛评审委员会。遴选评委一要具备权威性。重点从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精品课程主持人或相关优势学科中遴选。二要坚持公正性。遴选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严谨规范,同行评价认可度较高。三要具有代表性。遴选过程中既要重点考虑多数参赛教师学科专业的构成,又要兼顾少数教师所涉及的学科专业。四要求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具备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评审委员由各二级学院各推荐一名,各学院将评审委员名单于12月14日上午10点前将纸质版报教务处226室。(推荐表见附件4)
附件1: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名额分配表
附件2: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选手推荐表
附件3: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方案
附件4: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家评委推荐表
潍坊科技学院教务处
2017年11月13日
附件1:
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名额分配表
| 院系部
|
专任教师数
|
推荐名额
|
| 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
|
70
|
3
|
| 工商管理学院
|
71
|
3
|
| 经济管理学院
|
98
|
4
|
| 机械工程学院
|
71
|
3
|
| 汽车工程学院
|
76
|
3
|
| 建筑工程学院
|
101
|
4
|
| 外语与旅游学院
|
101
|
4
|
| 化工与环境学院
|
46
|
2
|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40
|
2
|
| 教师教育学院
|
70
|
3
|
| 士官学院
|
12
|
1
|
| 综合教育学院
|
30
|
1
|
| 通识学院
|
71
|
3
|
| 贾思勰农学院
|
57
|
2
|
| 合计
|
914
|
40
|
附件2:
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选手推荐表
| 姓 名
|
|
性别
|
|
最高学历
|
|
贴
照
片
|
| 出生年月
|
|
职称
|
|
最高学位
|
|
| 毕业学校
|
|
参加工作时间
|
|
| 身份证号
|
|
| 从教部门
|
|
联系电话
|
|
| 参赛课程名称
\专业类\专业
|
|
组 别
|
|
| 近两年主讲
课程情况(限填4行)
|
|
| 所在二级学院
意见
|
盖 章
2017年 月 日
|
|
|
|
|
|
|
|
|
|
说明:1.参赛“课程名称/专业类/专业”应写详细,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类/哲学”、“高等数学/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纯电动汽车技术/汽车制造类/新能源汽车技术(接续对应的本科专业为:车辆工程)”;
2.组别填写“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应用”。
附件3:
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内容及流程
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本次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权重分别为15%、80%、5%。
竞赛流程为:
(一)选手在报名前必须完成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20个教学节段(即每个教学节段20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下同)的PPT;
(二)所有选手在开始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本人的参赛顺序;
(三)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
(四)选手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在规定的2分钟内现场陈述教学反思。
二、竞赛内容及方法
(一)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需提交以下材料:
1.参赛课程教学大纲的复印件1份;
2.参赛课程20个学时教学设计的纸质汇编本1份,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选取的20个学时必须涵盖该课程2/3以上内容。
3.参赛课程20个学时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纸质汇编本1份;
4.参赛课程20个教学节段的目录(目录附件,案例见附件3-1)纸质版1份。
评委现场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3-2。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分钟。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考评。竞赛不安排学生听课,参赛选手面对评委和观众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激光笔等。评委现场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3-3。
(三)教学反思。选手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规定的2分钟内现场陈述教学反思。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感而发。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4。
(四)注意事项
1.选手参赛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
2.所谓“教学节段”,特指课堂教学20分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3.选手提交的教学大纲复印件、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及与学时对应的20个教学节段的PPT一律用A4纸打印,其中PPT每页幻灯片不超过六幅;
4.选手得分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分。
三、竞赛时间、地点及要求
(一)竞赛时间
2017年12月19-21日。
(二)竞赛地点
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多媒体219教室。
潍坊科技学院教务处
2017年11月17日
附件3-1
山东省第五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教学设计范例及具体要求教学设计范例目录
《高级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基本教学内容共 10 章,此次教学设计的 20个节段分别选自第 1、2、3、4、5、6、7、8、9 和 10 章。
1. 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 1
选自第一章:蛋白质生物化学/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2. 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 5
选自第一章:蛋白质生物化学/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 血红蛋白………………………………………………………………………… 9
选自第一章:蛋白质生物化学/第四节:蛋白质的功能
4. DNA 是遗传物质的基础…………………………………………………………13
选自第二章:核酸生物化学/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5.RNAi………………………………………………………………………………17
选自第二章:核酸生物化学/第四节:核酸的研究进展
6. 酶的活性中心……………………………………………………………………21
选自第三章:酶的作用原理/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7. 酶作用机制的实例(胰凝乳蛋白酶)……………………………………………25
选自第三章:酶的作用原理/第二节:酶的工作原理
8. 糖的无氧氧化……………………………………………………………………29
选自第四章:糖代谢/第二节: 糖的无氧代谢
9. 三羧酸循环……………………………………………………………………33
选自第四章:糖代谢/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
10. 血糖及其调节…………………………………………………………………37
选自第四章:糖代谢/第八节:血糖及其调节
11.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41
选自第五章:代谢调节/第一节:甘油三脂代谢
12.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45
选自第五章:代谢调节/第二节:脂酸的其他代谢
13.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49
选自第五章:代谢调节/第三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降解
14.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53
选自第六章:生物氧化/第一节:生成 ATP 的氧化磷酸化关键酶体系
15.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57
选自第七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第一节:生成 ATP 的氧化磷酸化酶体系
16. 端粒和端粒酶…………………………………………………………………61
选自第八章: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第一节:DNA 的生物合成
17. 真核生物 RNA 转录产物的加工……………………………………………65
选自第八章: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第二节:RNA 的生物合成
18. 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69
选自第八章: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9. 操纵子调控模型………………………………………………………………73
选自第九章:基因表达调控/第三节:原核基因表达调节
20. 油菜素内酯的信号转导模式…………………………………………………77
选自第十章:细胞信号转导/第四节:植物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教学设计选取的具体要求
| 参赛课程使用的课本章、节数情况
|
20个课时教学设计选取范围
|
课程讲授课时
|
| 多于20章
|
在20章中选取,每章1个
|
大于36课时
|
| 等于20章
|
在全部的章中选取,每章1个
|
| 少于20章、多于20节
|
覆盖所有章、在20节中选取
|
| 少于20章、等于或少于20节
|
覆盖所有章、节
|
附件3-2
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决赛教学设计评分表
选手编号:
|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 教学 设计
方案 (15分)
|
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充实,反映学科前沿
|
2
|
|
|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
2
|
|
| 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
|
5
|
|
| 教学进程组织合理,方法手段运用恰当有效
|
4
|
|
| 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楚
|
2
|
|
| 评委
签名
|
|
合计得分
|
|
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附件3-3
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决赛课堂教学评分表
选手编号:
|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 课堂
教学
80分
|
教学
内容
32分
|
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
8
|
|
| 注重学术性,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
|
10
|
| 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
3
|
|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
11
|
| 教学
组织
32分
|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
|
11
|
|
|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
11
|
|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
3
|
|
| 熟练、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
4
|
|
| 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板书与多媒体相配合,简洁、工整、美观、大小适当
|
3
|
|
| 语言
教态
11分
|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节奏恰当
|
5
|
|
|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教态自然大方
|
4
|
| 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
|
2
|
|
| 教学
特色
5分
|
教学理念先进、风格突出、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
|
5
|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附件3-4
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教学反思评分表
选手编号:
|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 教学
反思
5分
|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做到联系实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文理通顺,有感而发
|
5
|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
|
|
|
|
|
|
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说明:
本届比赛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计算方式:
教学设计15分+课堂教学80分+教学反思5分=100分
附件4:
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家评委推荐表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贴
照
片
|
| 职称/职务
|
|
最后学历
|
|
最高学位
|
|
| 所在学院
|
|
专 业
|
|
| 研究方向
|
|
联系电话
|
|
| 外语水平
|
语种及级别
|
|
身体状况
|
|
主要荣誉
|
|
| 工作简历
(含学历)
|
|
| 发表教学著作、论文(限填5项)
|
|
| 所获荣誉和
奖励(限填3项)
|
|
| 所在部门
意见
|
盖 章
2017年 月 日
|
|
|
|
|
|
|
|
|
|
|